劳务派遣这一模式发展至今,其用工方式已经相当成熟,依据派遣目的不同和派遣时间需求不同基本可以划分为两大类。
依据劳务派遣目的不同可以分为:完全派遣即劳务派遣公司为用工单位提供一系列派遣服务。转移派遣即员工福利、报酬、劳动关系等都由派遣公司负责。减员派遣即逆向派遣,在国有企业或者公共部门、事业单位较为盛行,主要为了降低用工单位用工成本,或者变相解决编制问题。该种用工方式也是“同工不同酬”的重。试用派遣是一种新的派遣方式,用工单位在试用期间将新员工转至派遣公司,然后以派遣的形式试用。免去了由于选拔和测试时产生的误差风险,有效降低了人事成本。项目派遣,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,用工单位为了完成一个项目,需要的工种越来越多,很多时候用工单位并无法具备全工种或者足够的员工,故只能采用项目派遣的形式。IBM是该用工模式的z大使用者,在国内的多家IBM的控股或分公司中,至少有30%的员工是以这种方式在工作。
依据派遣时间不同可以分为:短期派遣,目前IT的服务型行业中较多采用这种用工方式,通常用工单位仅采购派遣公司的一项或者多项时常既定的服务,如服务器、存储运维服务,由派遣公司派遣相关工程师派驻用工单位现场进行运维服务。除此而外,因工作时间长短不同还有晚间派遣、钟点派遣、双休日派遣等。
劳务派遣与中介不同之处
劳务派遣特点是建立新型的劳动关系,即采用“用人不分,管人无人”的新型用人机制,对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都有明显的好处。派遣前,被派遣人必须首先与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。
劳动中介组织主要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劳动信息服务,收取一定的劳动中介费用。劳动者与劳动中介组织不签订劳动合同,因此不存在劳动关系,其关系与《劳动法》无关。
是中端的劳务派遣人员。这部分人员大都属于的大专院校毕业的大学生,有的被派遣到中央企业,地方国有企业,有的被派遣到金融单位或是事业单位,这部分人员由于具有一定的技术知识,从事的工作虽然也是在基层,但由于这些单位大部分属于公营企事业单位,不但为他们买了住房,而且缴纳的标准也是非常高的。例如我侄子,大学学的是石油,大学毕业后进入中海油,就是劳务派遣工作,但是到企业工作以后,不但工资待遇非常高,五险一金缴纳的标准都是非常高的,工作一年以后,可由劳务公司转为正式编制的职工。